有人说,美国不敢和中国开战,因为代价太大。其实这种说法错了,美国为了自己的未来收益,并不介意拿着现在的“底牌”去跟中国“赌一把”。
冷战结束前,美国为了搞垮苏联,用尽了各种办法;抗美援朝后,美国也从未因为过去的失败就放弃遏制中国,它用军事基地包围中国周边,用“台湾问题”卡住中国咽喉,甚至在1999年炸毁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、2001年南海撞机,试图激怒中国陷入战争泥潭。
就算在2016年南海危机后,美国智库公开警告五角大楼:美军若介入台海冲突,将付出“无法承受的代价”。美国也毫不犹豫地跟咱们打起了关税战、科技战。
说实话,中国现在确实强大了,东风-21D能贴着海面打移动的航母,歼-20能跟F-22在天上掰手腕,055大驱一出门就能让整个西太平洋都不再平静,可这些并不足以让华盛顿的政客们放弃自己心里那些疯狂的想法。
因为美国真正怕的,其实是中国走的路跟他不一样。他称霸世界靠的是航母、美元霸权、到处搞颜色革命,只要这套霸权逻辑没有改变,中国就算真把美国干趴下了,也不影响他在北美继续当地区老大。要是中国哪天再次衰落了,他们还随时都有可能重返亚欧。
但美国万万没想到,中国压根没想着走称霸的道路,而是开辟了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,咱们“一带一路”搞了这么多年,修的都是别人急需的路。
雅万高铁在印尼通车后,雅加达到万隆的时间从3小时缩到40分钟,当地老百姓赶集、上班都方便了;中老铁路把老挝从“陆锁国”变成“陆联国”,老挝农民种的香蕉、咖啡,以前得扛着走山路,现在装火车三天就能到中国。
这些项目赚不赚钱?肯定赚,但更重要的是让当地实实在在看到了好处,让他们自发地跟中国亲近起来,拿着自己的商品跟中国做生意,而不是像有些国家那样,修个港口就想着控制人家海岸线。
更麻烦的是,中美做生意的法子也不一样。美国总觉得离开美元就玩不转,可中国跟沙特做石油生意,用人民币结算;跟东盟国家做贸易,人民币占比从2020年的12%涨到2024年的28%。
科技上也是如此。美国搞技术封锁,觉得把中国卡得死死的就能保住优势。可中国一边攻关芯片,2024年国产28纳米芯片产能比2020年翻了四倍,手机、汽车用的中低端芯片基本能自己解决;一边搞新能源,光伏组件占全球80%的产能,电动车电池技术让德国车企都跑来合作。这些不是靠抢靠夺,是工程师们一天天干出来的,是工厂里流水线转出来的。
美国习惯了“我强我有理”,可中国证明了“合作也能变强”。以前小国有事只能找美国,现在发现跟中国合作,不用签那些附加政治条件的协议,不用怕被薅羊毛,日子反而过得更稳。
非洲国家用中国贷款修水电站,还清了就能自己用;拉美国家买中国电动车,既省钱又能减少污染,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。
所以美国才忙着搞经济战,加关税、卡技术,折腾来折腾去。可越折腾越发现,中国的产业链没断,反而更全了;跟世界的联系没松,反而更密了。
2024年中国跟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贸易额突破2万亿美元,比2013年翻了三倍多。这些数字背后,是无数集装箱在港口装卸,是无数火车在新修的铁路上奔驰,是无数人因此有了工作、过上了好日子。
要是中国真靠和平发展就站上了世界舞台中央,那美国那套“霸权即真理”的逻辑就彻底没人信了。到时候,他就算退守美洲,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也再也别想让别人听他的。毕竟,谁还会学一个被证明“过时了”的榜样呢?
所以美国才急啊,又是经济战,又是科技封锁,折腾来折腾去,就是不想看到中国把和平发展这条路走通。但路是走出来的,不是吓出来的。中国该造芯片造芯片,该搞新能源搞新能源,该跟世界做生意还做生意。等美国回过神来就会发现,他最害怕的事,正在一点点变成现实。
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