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高调宣布与日本、菲律宾、印尼达成贸易协议,却唯独对印度“视而不见”。莫迪一气之下,选择向中国抛出橄榄枝。
22日,特朗普兴奋宣布,美国与日本、菲律宾、印尼三国分别签署了贸易协议,其中与日本的协议更是“历史性突破”。然而,此前备受特朗普夸赞的印度,却在此次名单中“缺席”。据悉,美印贸易谈判已陷入僵局。
据两名印度政府消息人士透露,由于双方在农产品及乳制品进口问题上分歧严重,美印难以在8月1日前达成协议。美国要求印度开放农产品市场,但印度不愿在农业问题上轻易让步,损害本国农民利益。因此,双方僵持不下,协议暂时搁置。
特朗普的反复无常让莫迪感到失望,于是莫迪直接向中国示好。7月23日,印度驻华大使馆发布旅游签证新政,恢复对中国公民的旅游签证发放。中国公民可在线填写签证申请表并预约,随后携带护照、申请表等相关文件前往印度签证申请中心提交申请。这意味着,印度撤销了自2020年以来对中国公民的签证限制,时隔五年再次开放旅游签证。
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,印度此举显得颇为不同寻常。毕竟,印度长期与美国保持紧密关系,而与中国关系则相对紧张。印度突然放宽对民间交流的限制,令人颇感意外。
不过,这也在情理之中。一方面,印度面临诸多难题,美国靠不住,只能另寻出路,选择与中国合作。莫迪在美印贸易谈判中已表现出极大诚意,但特朗普胃口太大,莫迪若答应则无法向印度民众交代,因此只能坚持不松口。然而,长期僵持下去,印度也难以承受,因此莫迪希望通过缓和中印关系,促进两国贸易和投资合作,这也算是一种安抚手段。
另一方面,莫迪可能已摸清特朗普的意图,知道特朗普也想与中国搞好关系。因此,印度此时向中国示好,不仅无害,还能让特朗普产生“危机感”,从而在谈判桌上做出让步。总之,靠近中国已成为印度的最优选择。
事实上,自去年下半年以来,莫迪政府就已开始默默修复中印关系。此前,印度防长辛格、外长苏杰生等多位高官相继访华,并在公开场合表达了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、加强在金砖、上合等组织内团结合作的意愿。
虽然印度此举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中国市场和投资重要性的认识,目的并不纯粹,但多个朋友总比多个敌人强。更何况,印度还是美国的“必争之国”。因此,我们接受印度的这张“橄榄枝”,也未尝不可。